第十二章:用於屬世方向就是「屬世路線」 「屬靈路線」的第三個「原則」是將本來「屬靈事物」用於「反方向」──屬世方向,就變成「屬世路線」,結果是敗壞。例如祭司、先知、教會、福音……,本來都是「屬靈」的,若用來賺錢……,就惹神的忿怒。「聖殿」本來是屬靈的,若變成「賊窩」,神就廢棄它。 神在歷史上一直做「分開」的工作。就如「六日創造」是將「空虛混沌,淵面黑暗」的地,重新按類別分開;亞當「管理」萬物,也是按類別將萬物分開;人類文化、組織、科學……都是按類別分開。「屬靈事物」也是如此,必須與世俗分開。《詩篇》第一篇就有三個「不」,是最基本的「分開」。 魔鬼卻用五種「淫」引誘人「混亂」起來,破壞人類的家庭、五倫、社會、道德、信仰……,使世界返回「空虛混沌」狀態,末日就來臨。 第十三章:檢討今天教會的路向(之一) 從這一章開始講論「屬靈路線」的應用。先用來檢討教會的守望—留意教會發展的「方向」是否協助人尋求神。一旦發現走錯,就要「吹號」。就如主兩次潔淨聖殿,提醒人聖殿變成「賊窩」會使耶路撒冷變成荒場。 神不准人修改聖殿和祭禮的設計。亞倫兩個兒子擅自「獻香」;烏西雅王進耶和華的殿燒香;烏撒用牛車來運約櫃……都大大得罪神。教會「世俗化」就要及早悔改。例如: 一、 還未擺脫天主教遺毒 1. 節期:「聖誕節」是天主教的節期,「萬聖節」更是鬼節,不應慶祝; 2. 聖禮:「聖禮觀」導至天主教敗壞,近代神學家再次使「聖禮觀」死灰復燃; 3. 神職:稱呼「牧師」與「神父」都明明違反主的教訓,不是出於聖經; 4. 政治:「政教合一」使歐洲陷入一千年黑暗時期,今天教會不應重蹈覆轍; 5. 總會:天主教「金字塔式的領導」明明違反主的教訓,我們不應該效法。 第十四章:檢討今天教會的路向(之二) 續上一章,教會引入許多「世俗觀念和做法」。例如: 二、 引入「民主觀念」; 三、 引入「ABC教會增長論」; 四、 引入「流行音樂」; 五、 聚會漸趨「娛樂化」; 六、 引入「婦女解放觀念」; 七、 引入「心理輔導學」; 八、 引入「學術觀念」; |
牧者心聲 > 牧者心聲 (2009 - 2018) >